成都咖啡机分享咖啡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2022-04-01

  你了解咖啡在中国是如何兴起的吗?今天就跟着成都咖啡机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05年,西湖天地的星巴克,永璞咖啡的创始人铁皮第一次走进咖啡馆。那一年,他考进中国美院视觉传达系。学校在西湖边的南山路上,步行可达西湖天地。

  2001年,星巴克才小心翼翼地在杭州开了第一家店。胡桃色的实木桌椅,身着绿围裙的年轻店员,轻盈悠扬的爵士乐,30多元一杯的咖啡还稍显奢侈,光顾星巴克喝咖啡是城市小资、精英们钟爱的消遣方式。

  铁皮出生在江苏徐州的农村,和多数同龄人一样,他第一次接触到的咖啡是雀巢的速溶。1989年雀巢进入中国,通过遍布各地的、毛细血管般的商超,在饮茶的国度里渗透。

  彼时,这种掺着奶精和糖的三合一速溶粉或者装在大玻璃罐子里的颗粒状咖啡,在普通人家里也并不多见。咖啡是一种带有“禁忌感”的饮品,父母告诉铁皮“长大了才能喝咖啡”。

  铁皮的记忆,代表了当时国人的一种普遍认知:咖啡是一种打上了大都会标签、小众而时髦的生活符号——这也是咖啡如何叩开中国市场的部分印记。

  咖啡的发展史,从来都是以都市化和中产的消费升级为推动力的,放诸欧美、日韩、中国皆适用。

  一个阶层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经济、文化确定自己的身份,并与其他阶层区隔开来。至于城市中产,文化区隔是他们偏爱的。他们希望通过品位、消费来明确自己的阶层边界,咖啡就曾扮演着这个角色。

  中国最早的咖啡馆兴起于上海。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城市文化与消费兴起的上海,咖啡馆就曾成为海派文人与最早一批“白领”的拥趸。咖啡馆成为城市的“公共空间”,鲁迅、周瘦娟、冰心、郁达夫,都是常客,与伦敦、纽约、巴黎的咖啡馆并无二致。一位作家曾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上海咖啡馆的情景:

  “他们谈的是文艺、政治,什么都谈,

  他们说完了郭沫若,又说鲁迅、郁达夫……”

  然而,这种短暂的、局部的繁荣,因战争等缘由戛然而止。今天咖啡热的发轫,可以追溯至世纪之交。伴随着中国商业环境的变化,咖啡开始真正生根发芽。

  2000年5月4日,上海的第一家星巴克在淮海路力宝广场开业。上海人的月平均工资才1200元,一杯19块的星巴克拿铁可谓奢侈品。然而,在开业21个月后,这家星巴克就开始盈利,这在星巴克的全球历史上还是首次。

  2001年,上海星巴克的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次年便超过1亿,门店迅速增加到40多家。并且,星巴克也开始在杭州、北京、深圳等城市扩张门店。

  不只是星巴克,Costa、太平洋、咖啡陪你、上岛咖啡等连锁咖啡品牌相继进入中国,中国最早一批的独立咖啡馆也悄然诞生。

  类似于张爱玲、田汉、郁达夫热衷于讲述咖啡馆的生活,在网络文学方兴未艾的2000年,星巴克、咖啡馆同样高频地出现在都市文学中。

  安妮宝贝早年曾写过一篇关于星巴克的爱情小说。女主每天坐在固定的位置,心猿意马地炫耀自己手中被翻得泛黄的书和笔记本,以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精致品味。她成功地引起了一位俊俏的、穿白衬衫系着绿围裙的星巴克咖啡师的注意。在郭敬明的《小时代》中,主角同样嗜星巴克咖啡如命。

  作为满足社交属性的“第三生活空间”与时髦的生活方式,咖啡馆的顾客与1920年代异曲同工:年轻、良好的教育背景、体面的工作、追求精神体验。

  咖啡馆成为一种身份区隔,这也使得尽管咖啡的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成都咖啡机却仍然和“小众”、“精英”划等号。偏爱喝咖啡的作家程乃珊就曾发出疑问:在欧美,咖啡和上海人的豆浆一样大众化,不知为什么,一到中国,就被贴上上流、优雅,十分布尔乔亚的标签,成了“象牙塔里的文化”。

  很长的时间里,普通人对于咖啡态度很纠结,拒绝咖啡的人时常说:“我喝不出咖啡好坏”、“我喝不懂咖啡”,敢于尝鲜的人也要问自己“喝没喝懂?”、“喝没喝出风味?”。